2023年國際賽馬大事回顧EX2,Flameracing讀者調查完全版(後篇)

本文底部有部份讀者意見的回應

您的賽馬年齡?

這裡賽馬年齡定義包括,您第一次接觸賽馬、您第一次喜歡賽馬、接觸賽馬。至於是否包括中途離開的經驗則由讀者自由判斷。不到1年只有3人、1至3年有49人、3至5年有10人、6至10年有28人,11至20年有32人,至於僅次於1至3年為21件為或以上,達43年。問卷中除了一些剛剛開始接觸賽馬人士以及對賽馬界熟悉的老手。亦證明了本站有助於吸引新手前來。

請問您是否將賽馬運動放在第一位?(第一優先)

如果您的定義是否將賽馬「放在您心目中」的第一位運動,相信「是」的比例比「否」為多。本問卷有81人選答「是」,另有84人選答「否」,比例分別是49.1%以及50.9%。選否的原因是,有其他東西比賽馬放得更重點,例如伴侶、父母、金錢等因素。

您接觸過的賽馬作品

以賽馬主題的作品可以是多媒體媒介,例如是電影、電視劇、書藉作品、電子遊戲,甚至是其他媒介。只要您玩過幾分鐘遊戲、看過幾集內容,也當是接觸過。由1990年代以前,到近年活躍也有。最多是近年冒起的賽馬娘(102人),特別是2021年的熱潮帶動。至於每年更新的賽馬遊戲Winning Post(96人)亦有不少人接觸過,即使有不少人不玩新版,舊版亦有參與。第三是比較舊的漫畫作品熱鬥小馬(63人),主角馬異常細少,但卻有非常獨特的特技。至於第一套獲香港賽馬會許可,可在馬房設施內拍攝的勇往直前(52人)在第四位,連新加坡女騎師蕭寶惠也受到她的影響。

其他作品例如由非日本開發的賽馬遊戲,如Stater Orders、Rival Stars有完整內容,但始終受到文化影響,接觸的比較少。

外國賽馬網站新聞

註:racenet以及punters.com.au為同一夥伴網站(可以留意兩網站底部的Partner),大部份內容重疊,僅僅在編輯上修改一些字眼,不過兩個網站也有一些對方看不到的獨家內容。

作為香港以外的賽馬網站,當然找不到東網、競馬網等。定義是受眾人士,主要包括日本、英國、愛爾蘭、美國等(不包括綜合體育報的賽馬版)。發現出現兩極。第一要提netkeiba,除了是日本賽馬入口網站,因為日本中央競馬會官網到今年才有馬匹以及賽事結果的永久連結。此外netkeiba與在合作下,轉載多份傳統媒體報導。兩年前還只轉載神戶新聞社Daily Sports,不過近年轉載讀賣新聞社體育報知以及每日新聞旗下體育日本,連同netkeiba報導,隨時一個報導四篇文章。至於英國Racing Post包括了1980年代起的英國及愛爾蘭資料,可以查到「那時還」(Nashwan)的詳細結果。且大多數免費文章於幾年內都不會刪除連結,查回舊聞沒大問題。

至於racenet以及punters.com.au排在第四,新聞內容多,相對不輸蝕以維省為中心的Racing.com。此外其他有今年結束營運的Asian Racing Report以及提供態況評分的Timeform。是次問題將會再檢討賽馬網站內容。例如加上綜合體育網站的賽馬版作公平比較。

追縱社交媒體專頁

(註:駱穎豪及心悅為兩夫婦,因此判定為同一人)
(註:其中一位讀者填了與馬場USB相關網站,當為同一人,非筆誤,所以是12+1)

Flameracing在2022年及2023年搜羅了一些較為活躍的社交專頁,於Facebook、X(前稱Twitter)、YouTube或類似的社交平台有一定的追縱、讚好以及訂閱(不包括收費內容)。2024年調查將會分為三大類別,即個人管理、團體管理,確定有兩人或以上於相關社交媒體專業。此外因應傳統媒體的優勢,以「主要媒體公司」作分類。所有專頁僅限於居住於香港或澳門地區。如非視作無效。斜體字為報導多於賽馬博彩內容的專頁。

如果以個人計算,Call馬「廖浩賢」表現最佳,共48人(。接著是「蔡俊佳」(39人)(2012年29人)、第三是「Charene(Win姐)」(30人)(2012年20人),第二及第三都是對國際賽馬有所關係。團體方面以「競馬知舍」最佳,共有46人(2012年46人),第二是「賽馬全方位」22人(2021年列為其他)。至於媒體公司組別,以前蘋果日報的「競馬系」以74人最佳(2021年仍未成立),次之為星島系「贏跑系」,包括了贏在起跑線、贏跑賽馬台等名稱,有60人(2021年30人)

可見較多人追蹤的個人的團體頁面,除了「廖浩賢」外,都是與報導海外賽馬相關為主的頁面。其他一般提供賽馬貼士的專頁以及居港非華裔大多數本問題內位處單位數字。

亦有29人填寫了「以上皆非」,原為30人,但有1人另外剔選了其中一個選項,視作無效。下一次問卷盡量會列出100人名單。

無效
「卡洛斯」 – FB專頁不活躍,IG專頁為非賽馬內容
「冷門馬經」、「明報馬經」 – 並無社交網站專頁

有沒有使用任何賽馬相關的付費服務

不管是收看賽馬節目或直播、每個月固定附費觀看特定頻道、特定新聞或傳統收費服務也計算在內,不過許多人都不想花錢,只有13.9%(23人)有參加過相關計劃。可見大家寧接觸免費資訊不願收費。

是否留意跳欄馬

這個問題自從2015年問卷以來未有再詢問。考慮到香港馬迷的需要,再加上近年的「長山之馬」(Oju Chosan、オジュウチョウサン)的影響,約有59人表示有留意馬匹表現。因此亦發覺看日本障礙賽較多,雖然一年只有100場左右的賽事,但大多數馬匹都在平地賽歷練,保證有一定速度。至於在英國障礙大賽季節性看賽事的馬迷仍然存在,雖然這場賽事已經相隔20年再無於香港轉播,當然我也希望2024年轉播賽名單有它的份兒。

Flameracing相關問題

Flameracin從2008年開始。入有10月早轉入去Wordpress時認識本誌,接著2011至2013年早有5人。2013年6月至2017年初有12人,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有36人。2020年內有42人。最多選項是2021年至今,共56人佔33.9%。如果將最後三個組別加起來。總共有134人(81%)於6年內才認識本站。

如何進入

每一個人有進入網站不同習慣。以搜索引擎以及透過Facebook專頁兩個類別同為49人(29.7%),接著是直接輸入網址30人、然後是社交網站時間軸17人,亦有11人透過書籤功能。其他功能電郵6人、其他方式2人、最後是Instagram,只有1人,因為目前IG功能並非主要更新網站內容。相對於2021年,搜索引擎50人,輸入網址45人以及Facebook有40人,使用Facebook有增加跡象。

主要留意內容

Flameracing並非以貼士為本,主要以新聞為中心(152人),由2020年開始加強了整體深度手,接著是賽駒介紹(109人),在其他媒體不願意個別賽駒為介紹,Flameracing在此獨佔市場。此外還有帶有諷刺性的馬圈狂新聞(105人),雖然香港賽馬會近年也有製作馬圈娛樂新聞,但角度完全不同。接著是歷史名駒(98人),其他內容則少於一半讀者會留意

內容編排

Flameracing根據各地主要賽馬邢作出編掛,所有選擇都多於一半讀者認為適中。此外在澳洲(40人)、新加坡(31人)、北美(38人)以及歐洲(31人)都有較多讀者選擇「有點少」的選項。首先先說明一下,賽馬近況不多不少受到影響。此外因應Flameracing編制喜好以及轉播賽編排近況,也會影響了內容。其本上除非有所改動,都不會有太大改變。


相信有不少讀者,當其中一個報導出來之時,就刻意不會看另一個媒體,因為大致上已經重覆。不過其實也有不少人作比較。68人(41.2%)會這樣做97人(58.8%)不會這樣做。

賽馬文章主體

一向不少報章都是以騎師為主題。如果是著名騎師贏馬,即使騎三線馬也當計數。反之該駒如果與香港沒特別關係,即使策騎名駒,隨時一字也不提。不過一來到賽事,馬匹(88人)仍然是最大,接著是整體賽事(70人),騎師及練馬師分別只有4人名2人。其他選擇,賽馬組織(1人),無人選擇馬主。

每日文章發表數量

Flameracing自2020年3月開始控制文章數量每日3至5篇,可集中較少觀看數量的文章於晚報之上。最多選擇的是可以(適中),共137人(83%),另有20人(12.1)指文章數稍多。其他數字方面,1人選擇了「太多」,「少」及「太少」分別有4人及3人。

每日賽馬晚報內容

每日賽馬晚報基本上於每日晚上八時發表,在社交網站發佈可能會延遲5至20分鐘左右,以整理文章內容,大部份都認同內容適中,其中最少嫌多的內容是「賽馬新聞」,只有3人稱內容較多。至於賽事結果出現兩極的情況。有9人選擇了「太多」以及「較多」,也有18人認為「較少」。

大家可以留意到星期二至星期五一般新聞報導較多。相對星期六至星期一,較多內容於賽事之下,這也是晚報不成文的特性。

改善點

留意的是,本問卷的「改善點」一欄位處「每日文章發表數量」之上,敬請留意。我會針對改善點作出檢討,請留意2024年1月1日的公告文章。


您對於賽馬業界的意見您所喜歡或不喜歡的馬匹、騎師、賽馬人物
省略,因為涉及一些私隱問題,包括讀者

對於Flameracing的意見。可提出稱讚、改善點以及批評
Flameracing在此挑選了一些意見作出回應,有讚好以及批評,但不包括重覆內容。以根據問卷資格公佈讀者填報的性別以及年齡範圍。

31歲至45歲男性:「偶爾可以貼一些退役馬(場)的影像或近況,畢竟且看且珍惜。像是B站ID『hV0nC7』有翻譯北湖牧場的推特內容這一類的。」
可以牧場也開始禁止拍攝。如果有相識的人介紹,我也願意前往。

46歲至64歲男性:「我個人較偏向精英賽馬,英美澳日大赛,Flameracing對賽馬不遺餘力,意見中肯。」
在大部份情況下,不會偏坦一方,雖然在報導難免集中於精英馬之上。

31歲至45歲男性:「減少甚至取消博彩資訊,做到真正『睇馬不賭馬』的目標。」
不太可能,其實賽馬與賭博是相當難掛勾,更何況Flameracing在本地賽日只推介部份場次,甚至有賽馬日完全不作推介。

31歲至45歲女姓:「做賽馬網站已經不易,事前還要做大量資料收集,還要做國際賽,而且講解不會太類聚,精準獨到,整個網看得很舒服。」
其實有很多時到幾天前甚至在排位後才能確定消息,坦白說完全不易捉摸

未滿18歲男性:「暑假沒什麼新聞可以放假(休刊),不必操勞自己。」
Flameracing的暑假其實是冬季假期,亦即香港國際賽事後至2月中旬,這些時間除了有馬紀念賽、南非大都會錦標賽馬日,香港賽馬會並無動力提供轉播賽。我反而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做回顧

18歲至30歲男性:「個人很喜歡你對海外賽事的分析,希望可以有直接的連結方便搜尋及閱讀,加油。」
如果允許找到回原文連結,我會這樣做。不論是內部連結以及外部連結也好

18歲至30歲女性:「覺得Flameracing是一個很棒的網站,為中文圈提供了綜合型的賽馬資訊,即使在忙碌的時候,只要點開Flameracing,就能快速接受到目前馬界的資訊,也從文章中感受到版主對賽馬的熱情,感謝提供一個這麼好的網站,希望可以繼續持續下去。」
我想說要去到最後幾分鐘想到要寫什麼。

31歲至45歲女性:「我覺得Flameracing是本港小數會以賭博以外作用重點的專頁,而且還不止面向本地和日本,重視各地的賽馬事業,是個很難得的專業。雖然我知道香港人未必喜歡看這些內容,所以能保持真的很難得希望以後都能保持,繼續編寫喜歡的內容,不會因此而灰心。」
我確定有灰心過,因為我特意抽起的獨立文章反應不算太好。除非有槍指著我,否則我的編輯風格並不會改變。

31至45歲男性:「容許用口語講(以下已強制書面化),十分欣賞。除了你還只有南華早報較多資訊,本地過於本地,同樣地發生在YouTube頻道。競馬知舍初初OK,最後平平完全不吸引。(中略)你很用心找資訊又完成免費難以做到,特別是馬圈狂聞,每次都十分期待。期望可以堅持下去,提供更多資訊給大家。加油,謝謝。」
當然有不少友站以及YouTube願意比較外國賽馬,不過談本地賽事點擊率一定很高,所以個個都爭變得沒有特色。

31至45歲男性:「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提及『您認為Flameracing在各地賽馬資格內容編排如何?』我覺得內容多少不是重點。如果那項比賽是十分重要 那報導多一點是可接受的。相反報導一天報導十場日本/歐洲普通的3級賽也不一定可以引起讀者極大興趣,至於那些多那些小,真的是每個讀者的個人感受。」
有些時候為什麼要說三級賽呢?第一有實力馬上陣,包括在一級賽上名的馬匹,或許在特殊情況下堅持要出戰三級賽。例如英國二千堅尼錦標前的「格拉咸錦標」、「卡拿芬錦標」我一定會拿來說。當然像是打吡預賽的「東帝錦標」、「青葉賞」我也一定會拿來說。

未滿18歲女性:「我怎麼到現在才發現這個寶藏網站呢……等我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後一定要贊助,編輯群們辛苦了!」
希望妳完成學業後仍能看Flameracing,我等妳。

18至30歲男性:「由信可成真出戰凱旋門該篇blog開始看Flameracing,你付出的心血和時間大家有目共睹。本人亦有幸在此抽中過魚子精華紀念硬幣。」
感謝支持!

18至30歲男性:「因為入賽馬界較晚,很喜歡歷史名駒系列,希望更新可以再頻繁些,若不會太麻煩,一季到半年一更我覺得不錯。」
如果是指歷史名駒,這個時間是足夠。當然如果我在某個時間大幅更新歷史名駒,那就差不多了。

Author: flameracing

一個對海外賽事的比重比香港賽事更多的人士,只要是賽馬,我也會關注。敵人只有危害馬壇之人士。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