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可能是世界上首篇介紹三大祖先的中文文章。首先,我先要說的是,沒有了牠們,就沒有今天的賽馬……
無論是世界馬王、香港馬王、還是在五班打護級的馬匹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全部的父系祖先都是出自這三匹馬。當中其中一個系已經幾乎壟斷所有馬匹,但是其餘兩系仍然在健鬥,以免被淘汰出局。假如在血統學未對三頭馬有所認識的話,請你看以下文章從頭學習,否則你也不算認識賽馬。香港人還有不少人沒搞清楚什麼是horseracing或pony racing,正如香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自由灣」是頭小馬,不是純種馬。
在十七世紀末及十八世紀初,歐洲人開始引進阿拉伯馬,他們發覺了阿拉伯馬配種後的能力比當地馬匹更優秀。而英格蘭皇室亦引入了一批阿拉伯馬進來,例如在阿拉伯地區以及北非摩納哥。其中以三頭至今仍有影響力。由開始的貴族運動,漸漸有平民參與,成為了今時今天的賽馬基礎。
2012年補充:由於三匹馬血統全為「不明」因此省略了血統表。之後的歷史名駒系列都會出現血統表。
「拜耶爾土耳其」(Byerley Turk)(出生年份推測為1684年),是賽馬三大祖先的最早一匹被引進的一頭,據聞在英格蘭與鄂圖曼帝國的戰爭中,英格蘭戰敗撤退時,維也納附近被Robert Byerley高級軍官捕獲。根據血統書的紀錄所生的子甚少,現在所見到牠的直系子孫都是Herod(1737年),牠亦成為了英國的冠軍種馬,開始擴大牠的比率,相隔接近三百年,近期開始衰落,現代要靠「莫企圖」(Notnowcato)、「多利得」(Dunaden),現時有直系子的可能。
你有所不知:在外國勝出兩場國際一級賽的「好望角」祖先就是牠。
「達利阿拉伯」(Darley Arabian)(約1700年出生),此馬是現今叙利亞出生的馬匹,1704年被Thomas Darley帶到英國。然後在他老家展開配種,當中以第二代的「飛徹特斯」(Flying Childers)最為知名,但是影響馬壇最大的是1764年「日蝕」(Eclipse)18戰不敗,成為了英國的冠軍種馬。
你有所不知:現在牠幾乎壟斷所有純種馬的直系子孫,約佔95%。
「高多芬阿拉伯」(Godolphin Arabian)(又名為Godolphin Barb),在三頭馬當中最遲被引進一匹。在1729年被引進,摩納哥國王送國法國路易十五世的禮物,後來轉售給英國人,配種經歷達15年,資料亦比較多。當中以孫「馬湛」(Matchem)影響最大,所有「高多芬阿拉伯」的直系祖先都是牠,現在在直系子孫美國比較活躍,因為二十世紀初有一匹叫「鬥士」(Man o’War)的馬匹只嘗一敗,維持了血統,現在仍在短途界及泥地賽影響甚大。以21世紀初期的主要種馬有「鐵勝龍」(Tiznow)以及「未來夢想」(Dream Ahead)等。
你有所不知:我們經常所說的高多芬集團就是以牠為名。
其他被引進的阿拉伯馬:Alcock’s Arabian,別名Pelham’s Grey Arab,是一頭灰毛馬。他的子孫是唯一曾經勝出打吡的三大祖先以外的馬匹,馬名為Aimwell,不過之後資料不明,亦沒關於配種的消息,結果父系最終被消滅,牠的孩子Crab亦在三冠成立前成為英國冠軍種馬。馬迷可能在街機遊戲StarHorse系列印象較高,因為牠在虛構賽事SWBC以起步帶先,被描繪成白毛馬,經過看到牠的身影。其餘在血統書所記載,最早被英格蘭人引進的是1633年離世的Fairfax Morocco Barb(僅記載與6號族之母Old Bald Peg),其他包括了D’Arcy’s White Turk(11號族祖先)、Leedes Arabian(6號族祖先)、Curwen’s Bay Barb(有傳父系Alcocks Arabian,是目前仍在母線上有一定影響力,影響了高多芬阿拉伯)、Dodsworth Barb(2號族祖先,父線是32號族)等。但這些馬都被三大祖先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