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Sing Tao Daily
千夫所指,到底為何,香港賽馬會願意用聲譽賭一把?
如果從大賽角度而言,3月17日是香港打吡日子,但可能對一些馬迷而言,賴維銘處理「贏馬神器」的手法被馬會競賽董事留意而被告比起「添滿意」(Furore)贏出香港打吡更為矚。
當時「贏馬神器」早了發力,導致步速稍為拉快,最終亦以第三名完成。但香港賽馬會認為不合理地將步速拉快,違反了賽事條例99(2)條。賴維銘決定將聆訊延遲,專注養傷,獲得接納,並於停賽後自願停賽。去到聆訊當日,賴維銘已經對此不樂觀,最後被罰10個香港賽馬日停賽,原定可以聆訊後即時復出,不過馬迷不收貨。加上賴維銘已經在聆訊後前往中國大陸,打算散心。
這事件引起許多人士的批評,恐怕什麼「陰謀論」都跟不上。香港賽馬會否有兩個標準,如果是潘頓一定不用停賽,楊明綸同場「勁得手」(Coolceleb)反而沒受到處分。賽事步速標於標準時間仍然合理。還有一些推到種族歧視的指控。至今香港賽馬會沒半句解釋。
在此之後,「贏馬神器」並未再跑獲比第三名更佳的名次。馬迷發起了在冠軍人馬獎最受歡迎騎師投票中投賴維銘一票,在其他選項中,獲得了歷來投票更多的支持,第一次公佈名次名單後,更領先莫雷拉。只不過到冠軍人馬獎當日仍不敵潘頓。網民的投票已經盡了全力,不要後悔。
賴維銘真的有點傻,選擇傷後復出自行停賽,反而讓馬會有一個機會反攻「砌生豬肉」。也許他的性格就是這樣。他不願當幕後人士當練馬師,他還想騎到50歲。只差四年真可惜,可以休息一下去濠江一試。